每月專欄

2017-12-06
2017-12月全球經濟趨勢追蹤與預測
川普稅改順利通過,聯準會升息在即
       美東時間12月2日凌晨,美國眾議院以51票對49票通過,川普稅改案將進入參議院、眾議院協商階段。美國總統川普即將推出美國史上最大稅改計畫,再度吸引全球目光,也為選舉政見之實現,將往前再邁進一步。道瓊指數受稅改通過激勵,在12月4日再度創下24534點歷史新高,美股迭創新高,避險需求將油然而生,美股近期震盪頻率漸高也是意料中的事。稅改對美國企業獲利有提振效果,將提升2018年標普500企業EPS約9%-12%。潛在受惠者包括:一、有效稅率較高及內需導向企業,包含中小型股及金融類股;二、受惠資本支出提升的工業類股。另一方面,近來科技股雜音充斥,一項原因來自科技、醫療產業有效稅率較低,受惠減稅程度有限,不過,科技、醫療產業海外現金持有比重高,若稅改案通過,科技公司等匯回海外獲利獲得稅負優惠,可望進一步帶動股票回購及併購動能。

IHS Markit公布美國11月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從10月終值55.2跌至54.6,為近4個月新低。製造業PMI由10月終值54.6,意外滑落到53.8,來到2個月低點,遜於分析師預期的升至55.6。服務業PMI自10月終值55.3降到54.7,也寫下4個月低點。雖然PMI指數意外滑落,但仍在榮枯線以上,反映美國製造業景氣仍穩定成長。指數在50臨界點以上即顯示製造業活動擴張。美國製造業景氣才剛踏進第4季即呈現明顯成長,為年底的工廠生產上升以支持經濟穩固成長帶來一個好兆頭。尤其製造業增聘人手即顯示製造業對前景感到樂觀。ADP公布10月民間就業人數大增23.5萬人,高於市場預估的增加19萬人,營建業又恢復增聘人手,顯示災後重建已全面展開,美國經濟持續成長和颶風後重建讓民間企業增加人力需求。其中,大企業增聘9萬人,中型企業增聘6.6萬人,小企業增聘7.9萬人。10月就業報告非農業就業人數從9月的減少3.3萬人轉為增加31.5萬人。商務部公布9月營建支出年率,經季調後月增0.3%至1.22兆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月跌0.1%。主要是政府的公共項目支出月增2.6%所帶動,完全抵銷民間部門支出月跌0.4%的影響。
 
歐元區經濟復甦增溫,寬鬆貨政漸漸收手
       近期ECB歐洲央行將漸縮寬鬆貨幣政策,新一輪的購債計畫延長至明年九月底,但從十二月以後將月購買規模從六百億歐元降至三百億歐元。歐洲央行新一輪的舉措反映兩大意義:一是歐洲央行承諾維持購債計畫,凸顯出歐洲央行的謹慎態度,歐元區仍需要充足的寬鬆刺激措施,只要歐元區通膨率依然疲軟,未來仍需謹慎行事。二是歐央期許未來歐元區經濟對於歐央相關政策的倚重程度,亦可望逐步降低,希望寬鬆貨幣政策在退場的過程中,影響到歐洲經濟復甦。受惠歐洲央行繼續維持寬鬆政策,帶動歐美主要股市上漲,反映出歐央新一輪購債計畫,符合先市場的預期;歐元區經濟成長和失業率下滑是影響歐央縮減購債規模的關鍵因素。展望後市,歐洲央行將2018、2019年通膨預測下修至1.2%-1.5%,通膨展望溫和。全球經濟復甦強勁,市場預估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2.1%、1.8%,民間投資持續增長。利率方面,歐洲銀行放款恢復正常且經濟復甦大環境下,歐洲央行明年或許有機會縮減負利率幅度,但預估速度將較美國慢。
    IHS Markit公布歐元區11月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升至60.1,為34個月來最強,高於10月的58.5與9月的58.1,指數高於50意味景氣擴張。10月各項次指標中,生產次指標從53.8攀至54.6,為2014年4月來最高,新訂單次指標也以兩年半來最快速度成長。產出價格次指標從49.9升至50.8,攀至16個月來新高,自去年8月以來首度突破50大關。歐元區製造業景氣在今年最後一季迎來好的開始,PMI數據顯示成長基礎普遍增速,由於跡象顯示歐元區通膨將開始朝歐洲央行設定的目標邁進,企業也自去年8月來首度調漲物價,將商品價格攀升的成本移轉到消費者身上。
 
日本欲達成通膨目標尚遠,拚經濟優先日央行持續寬鬆
       雖然某些 G10 國家央行的貨幣政策傾向已轉為鷹派,但在目前預期日本央行收縮寬鬆計畫為時尚早,主因是日本仍遠未達到2%的通膨目標。很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即使到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任期於2018年4月份結束時仍遠低於2%。日本央行在9月份發佈維持利率不變的政策決定後,預期在接下來的 3-6個月期間內仍維持現狀,但仍將日本央行政策寬鬆政策納入考慮,當通膨前景發生重大惡化的情況下尤其如此。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10月22日的眾議院改選中大勝,取得465個席次中的313席。安倍晉三宣布,11月1日第四屆內閣啟動後,黨內四大要職全部留任,閣僚也將繼續任職。安倍呼籲要團結:「不辜負國民的託付,一項一項切實兌現選舉承諾十分重要。」安倍提出三支箭經濟政策,以貨幣、財政及行政寬綁,帶動日本從2012年12月起進入景氣擴張期,到今年9月為止,已成就了日本戰後第二長的經濟繁榮期。五年來,安倍主導下的國會選舉也因而戰無不勝,在野的民主黨就算改名為民進黨,仍拿不出具有說服力的經濟政策,以致在此次改選慘敗,證明日本民眾對於拚經濟的殷切。選舉結果出來之後,外資對日本股市充滿信心,大舉買進金融與鋼鐵等景氣敏感股票,日經指數近期收在22,532點,創下21年來的新高。


Nikkei/Markit公告日本11月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為53.6,略低於初值53.8,但高於10月終值52.8,並創下2014年3月來新高。該指數已連續第15個月保持在50榮枯線之上。11月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創下2月來新高,而新訂單分項指數創下2014年3月來新高。產出分項指數終值升至54.3,優於初值54.2和10月終值53.3。日本製造業11月的成長動能增強。
       儘管日本近期PMI指數增速保持在適當水平,報告顯示訂單顧客普遍持觀望態度,而且最近原材料生產擴張,都加劇庫存過剩狀況。但部分專家對日本出口依舊保持樂觀態度,認為隨著海外經濟恢復,日本出口將持續增長。不過由於增速減緩,一些經濟學家表示減少對日本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2017年下半年日本經濟的下行風險,端視美國是否轉向保護主義。若美國川普政府在貿易方面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將嚴重衝擊亞洲供應鏈與日本經濟。連帶受害的還有日本的財政信譽,因為政府將被迫擴大支出,並且推遲預計2019年稍後實施的調漲銷售稅,促進長期成長所需的結構性改革也將寸步難行。雖然日本BOJ仍有寬鬆空間,但因全球市場波動加劇,日圓走高將沖淡貨幣刺激效果。
 
英國脫歐進入實質談判,英鎊持續走弱
       英國首相梅伊近期與歐盟委員會主席戎克的協商沒有正面發展,市場認為梅伊將繼續與戎克會面,希望在12月14、15日的歐盟領導人峰會之前解決部份重要問題,讓英國脫歐協商進入第二階段。英國央行11月2日突然決議調高基準利率一碼至 0.5%,為自2007年7月以來首度升息,符合市場預期。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投票以7比2決議升息,理由是英國國內通貨膨脹已達3%,經濟成長已有減緩趨勢,因而採取了升息行動。英國央行聲明,英國經濟展望依舊具有重大風險,包括家庭,企業與金融市場對有關退出歐盟過程發展的反應,英國央行決議維持購買資產計畫不變,包括公債4350億英鎊,公司債100億英鎊。隨著英國2019年硬脫歐的風險日漸切實,目前多數預測機構都預計2017年英國經濟將出現顯著疲弱放緩。英國歷經生活水平相繼兩個相對較好的年後,嗣後也可能下降,原因之一就是GDP成長放緩,這將意味著英國就業市場也將成長放緩,甚至可能出現明顯下滑。此外,英鎊疲軟、通膨加劇將使實際工資縮水。英國2017年下半年實際收入成長將在零上下,可能為負。高通膨還將加劇福利金名義價值的凍結。儘管英國決定脫歐,引發國人擔憂,但英國央行對英國未來經濟成長充滿信心,渠等認為今後三年,英國央行預測今後三年,英國經濟都將持續成長,2017年成長2%,2018年成長1.6%,2019年成長1.7%,這項預測高出2016年11月的預測。


       IHS Markit/CIPS英國10月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6.3,高於9月份的56,甚至高於長期平均值,代表景氣擴張步調加快。英國製造業在今年最末季初始表現強勁,原因是新業務湧入,帶動業者再度提高生產。國內市場依然穩健,新出口訂單以稍緩的步調成長,跡象顯示英鎊近來升值影響出口訂單。PMI三個月平均值攀抵今年來最高。PMI數據報喜帶動英鎊兌歐元盤中升值約0.4%,報1.1453歐元,為6月中來最高。兌美元升至1英鎊兌1.3352美元,升值0.5%,為兩周來高點。英國央行決策者也可能關注PMI數據中呈現通膨壓力轉強的跡象,原物料漲價幅度為3月來最大,因此製造業者以六個月來最快步伐調漲售價。官方數據另顯示,9月消費者物價通膨率達3%,為五年高點。
   
中國力保經濟穩增,十九大宣示建設繁榮富強新中國
       綜觀中國總體經濟,今年GDP年增力保6.5~7%,中國經濟十九大後仍在轉型,GDP增速或會放緩,但不是觀察重點,而政策改革與產業發展則更具參考性,從國家主席習近平安排幕僚班底及政策方向來看,「脫虛向實」是核心目標,去槓桿、打影子銀行、防金融泡沫都是主軸,同時也將強化實體經濟,據此畫出「經濟均富」、「美麗中國」、「科技強國」三大產業輪廓。對應在未來投資方向,應聚焦中共十九大後所釋出的政策訊息。MSCI已納入上證A股,上證A股歷經長時間籌碼沉澱,境內法人比重在政策引導下走升,加上外資投資比重逐步拉高,場內資金不虞匱乏,正展開結構性轉變。惟場內資金受監管政策壓抑,成交量與指數欲大不易,今年窄幅震盪格局仍將延續,但無礙A股由「牛短熊長」轉向慢牛、長牛,且個股發揮空間大,提供更有利主動式基金的操作機會。
       中國大陸的13億人口中,在2012年,仍有近1億的貧困人口,至今已減少到4千多萬。中共於2012十八大首度喊出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總書記習近平也跟進納入「四個全面」的首要施政目標中,即透過偏遠地區的「扶貧攻堅」,到了2020年,要實現全中國民眾都能脫離貧困標準的目標。在中共十九大再度對外中外媒體宣示,「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且堅決反對「數字脫貧」與「虛假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國務院出台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動脫貧攻堅。對於相關努力與成效,習近平17次主持召開扶貧會議,25次開展扶貧調研,從2012底到2016年底,全國貧困人口從9899萬人,減少到4335萬人,年均減少1391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至4.5%,已有顯著成就。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11月PMI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8,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製造業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9%,比上月微落0.2個百分點,繼續在擴張區間內平穩運行;中型企業PMI為50.5%,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之上;小型企業PMI為49.8%,比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抵近臨界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低於臨界點。生產指數為54.3%,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持續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生產擴張步伐加快。新訂單指數為53.6%,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4%,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下降。從業人員指數為48.8%,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仍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有所減少。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9.5%,雖比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但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放緩。 
   
全球農產品期貨價格已漸反映實際需求
      CBOT玉米與黃豆期貨12月5日上漲,小麥則是下跌。3月玉米期貨收盤上漲0.1%成為每英斗3.5375美元,3月小麥下跌0.6%成為每英斗4.3275美元,1月黃豆上漲1%成為每英斗10.0850美元,盤中創下四個月新高,因第三大黃豆出口國阿根廷天氣乾旱引發憂慮的影響。ICE Futures U.S. 3月棉花期貨12月5日下跌0.1%成為每磅72.51美分,3月粗糖期貨下跌1.1%成為每磅14.90美分。
      俄羅斯農業部公佈,自7月起的2017/18年度至今,俄羅斯小麥出口量累計年增28.2%至1,693萬噸。玉米出口量174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4.4%;大麥出口量則年增80.7%至300萬噸。俄羅斯小麥收成已經完成了97.5%,收成量達到創新高的8,880萬噸,是帶動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本年度至今,俄羅斯穀物收成量年增1,500萬噸至1.393億噸,已經高於上年度全年1.2億噸的創新高水平。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大陸小麥進口403.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8.1%;出口11.6萬噸,增長25.6%。玉米進口235.1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21.5%;出口7.8萬噸,增長37.1倍。1-10月,棉花進口116.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8.2%;進口額20.1億美元,增長46.0%。1-10月,食糖進口200.0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26.3%;進口額9.5億美元,減少4.3%。
       美國農業部公佈的每週出口檢定報告顯示,美國黃豆截至11月30日為止的一週出口檢定量為1,800,819公噸,較前週增加4%,較上年同期減少6%;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出口量1,136,034公噸,佔比63%。自9月起的2017/18年度,美國黃豆出口檢定量累計為22,854,351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12%。截至11月23日,美國玉米一週出口檢定量為586,213公噸,較前週減少9%,較上年同期減少50%;最大出口市場為墨西哥,出口量201,946公噸。自9月起的2017/18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檢定量累計為7,859,059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43%。美國農業部上週數據顯示,本年度以來,美國玉米出口簽約銷售量累計達2,200萬噸,此較去年同期下滑27%,但較過去五年的同期平均值高出4%。美國農業部預估本年度的玉米出口量為4,890萬噸,當前的出口銷售進度已達美國農業部預估目標的45%。本年度至今,美國玉米的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877.4萬噸)、日本(365.1萬噸)、哥倫比亞(137.4萬噸)與秘魯(127.8萬噸)。美國小麥一週出口檢定量為409,569公噸,較前週增加18%,較上年同期減少25%;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出口量79,76599,095。自6月起的2017/18年度小麥出口檢定量累計為12,754,992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7%。
       IGC最新報告表示,2018年全球小麥種植面積預估將小幅增加,主要受到小麥價格上漲的激勵,最大產區歐盟的小麥種植面積則基本維持不變。小麥價格今年以來上漲10%,但第三季價格則是下跌近15%,呈現較為波動的走勢。雖然指標小麥價格今年來上漲,但由於匯率波動的影響,很多地區的小麥價格仍未能夠對農民造成足夠的吸引力,這導致全球的小麥種植面積將只會有小幅的增加。
 
OPEC主導原油減產有成效,原油價格盤堅震盪向上
      OPEC所主導的減產協議延長將至2018年底,可望為明年的油價帶來提振。OPEC及其盟友承諾對產量將採取「靈活且有反應」的態度,並將在明年6月的下一次OPEC會議上覆議其在減少石油庫存方面的進展,這表明石油供應的意外增加以及庫存過剩的風險都會降低。此外,新的協議也因為將奈及利亞和利比亞納入其中而得到加強,兩國原先並不受減產協議限制。



       2018年油價會面臨較大的上漲風險,包括供應面出現新的干擾,或是需求增長超出預期等都可能令庫存加速下滑而提振油價;不過,長期來看,美國頁岩油以及其他產油國將因應高油價而提高產量,預期將會令油價再度下滑。在美國頁岩油以及其他產油國產量增長的壓力下,OPEC以及俄羅斯有可能會削減其當前較高的產能。
       美國能源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24日當週,美國原油日均產量由前週的965.8萬桶增至968.2萬桶,連續第四週刷新1983年開始發布週度預測數據以來的新高。美國上週原油日均出口量由前週的159.1萬桶降至141.2萬桶,10月最後一週曾創新高達到213.3萬桶。原油淨進口量由前週的日均628.2萬桶降至591.7萬桶,油品淨出口量為日均414.5萬桶,合計原油與油品的石油淨進口量由前週的278.3萬桶/日降至177.2萬桶/日,再度創下新低。
 
黃金避險買盤縮手,金價技術支撐跌破疲軟
       COMEX 2月黃金期12月4日收盤下跌4.6美元或0.4%成為每盎司1,277.7美元,全球最大黃金ETF SPDR Gold Shares 4日黃金持有量減少1.18公噸至846.93公噸。美國鑄幣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11月,美國鷹揚金幣的銷售量為12,000盎司,較前月的15,500盎司減少22.6%,較去年同期的147,500盎司更是大減92%。1-11月,美國鷹揚金幣的銷量年減73%至956,000盎司。


​       因市場已經普遍預期本(12)月中美國聯準會將會再次升息,同時美國稅改法案的通過也將會提振股市並且壓抑金價。12月13日的FOMC會議以前,金價很難找到上漲的理由,除非有較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出現。CME Group根據聯邦基金期貨價格計算的市場預期監測工具FedWatch顯示,聯準會本月升息的機率達到100%。
就技術面觀察,金價未能夠站上每盎司1,300美元關卡已經透露出多頭的敗象,部分多單已經退場觀望,黃金期貨的未平倉合約過去十天已經減少超過6萬口或13%,金價也下跌超過20美元,金價可能很快將失守1,270美元價位。
       美國的總體財政政策和地緣政治不穩定性等因素,有利黃金避險買盤增溫,黃金ETF投資者傾向於持有黃金而不是獲利了結,金市的市場情緒謹慎樂觀。黃金在當前的價格區間為一好的避險資產,尤其是大多數風險資產有泡沫傾向以及VIX波動率極低的情況預期將難以持續。地緣政治風險因素正支持黃金市場,黃金未來方向將取決於美元,美國貨幣政策和長期利率的變化。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