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20-11-09
李全順 : 2020-11月全球經濟趨勢追蹤與預測 -【美國總統大選勝負未決 宏觀經濟數字一樣疲弱】

美國總統大選勝負未決  宏觀經濟數字一樣疲弱
       雖然美國大選勝負未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第二波失業潮將會是美國新總統要面對的第一個嚴峻挑戰。剛公佈的美國ADP就業資料顯示,10月美國企業就業人數增加36.5萬人,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增加65萬人和前值75.3萬人,達到7月份以來的最低水準。這意味著民間就業市場的復甦腳步大幅放緩。從具體行業看,10月服務業就業機會增長最多,有34.8萬個,而製造業僅有1.7萬個。
   
       ADP資料是對美國非農就業人口的提前預測,對金融市場有較大影響力。該資料由美國人力資來源資料供應商ADP研究所根據Moody’s Analytics分析採集自全美約50萬家企業的資料估算得出,通常與勞工部報告的官方非農就業資料存在明顯差距。9月的ADP資料比官方資料高出9.2萬,8月則低於官方資料。
   
       美國勞工部將于本月6日公佈10月的非農就業報告。經濟學家此前預計,上月增加53萬個就業崗位,失業率約7.7%,較9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這是史上在美國大選前一個月的最高失業率。如果川普最終在大選中失利,他將是近80年來首位卸任時就業人數比就職時低的總統。CNN對比了1939年有記錄以來歷屆總統任期前44個月的就業情況後發現,僅有兩位總統任期內就業數量呈負增長。其中小布希在第一個任期結束時全國就業機會減少了60.5萬個,但在第二個任期內迅速回正。而川普在任的前44個月中,美國就業機會減少了390萬個。
   
       美國勞工部的資料顯示,9月美國增加66.1萬個就業機會,雖然較最低水準時期已經收復近一半失地,但與2月疫情爆發前的水準相比仍有1070萬的差距。在疫情和就業雙雙步入寒冬的當下,如何填補這一缺口是新一屆總統的首要難題。與川普經濟優先的原則不同,拜登提出的經濟政策更偏保守謹慎。他不贊成全國性封鎖,但要求地方在疫情得到控制前不能輕易放鬆。穆迪分析專家認為,拜登的策略將有助於就業市場更快復甦。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即時統計資料,美國3日新增91530例確診病例,是疫情以來的第二高紀錄。多州收緊防控措施,旅遊、酒店、餐飲等行業再次陷入停滯。加上兩黨遲遲未能出臺新一輪刺激計畫,第四季度就業市場復甦動力不足,甚至可能出現新一波失業潮。美國第二輪失業潮不會像第一輪一樣迅速爆發。雖然目前就業機會還在增加,但長期和永久性失業群體也在擴大。截至9月美國永久性失業的人數增加到380萬人,占失業人數的約30%。布魯金斯學會6月預測,42%在疫情中流失的工作崗位將永遠消失,不少人被迫遷移或轉行。而政局不確定也使企業在支出時更謹慎,不利於就業市場擴張。
   
       CNN還指出,即便是今年4月達到14.7%的頂峰的失業率也不能真正展現出美國就業市場的脆弱。有一大部分因為缺乏合適的的工作機會、擔憂疫情、或者留在家裡照顧老小等原因自動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並沒有被納入統計,其中大部分是女性。標普上月發佈的報告指出,如果加上所有主動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9月美國的失業率可能達到10.3%。對就業前景的焦慮也影響著選民的選擇。在失業率最低的內布拉斯加州,川普以近20個百分點的支持率優勢領先於拜登,已經鎖定勝局。該州9月失業率為3.5%。不少選民稱,川普在經濟上的貢獻是他們支持他的主要原因。同時他們也傾向於把眼前的經濟困境歸咎於疫情,認為這是超出總統控制範圍的情況。
在2009年金融海嘯危機期間,政府支出在拉動經濟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除民間消費之外,美國川普政府新一輪救助遙遙無期。針對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的僵持已歷經數月,民主與共和兩黨目前仍然存在巨大分歧,政府計畫很可能因此流產。與此同時,針對失業群體和中小企業的補助都已過期約兩個月,已經對經濟形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淨出口所要面臨的處境更為困難。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全球經濟反彈仍然十分脆弱,出口為美國經濟復甦提供的動力也在逐步減弱。
   
       信用評級機構Fitch惠譽國際近期把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同時,維持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為AAA。惠譽做出該決定是因為美國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增長迅速,缺乏可靠的財政整頓計畫。影響美國經濟何時復甦、如何復甦的關鍵,是疫情能否被控制。而美國對疫情防控的不確定性,給其經濟前景帶來高度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美國疫情防控的不確定性和全球經濟探底復甦形態的不確定性,共同給美國經濟前景帶來高度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應對新冠疫情引致的公共衛生危機以及對供需兩端同時帶來的衝擊,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存在相當的局限性,美國主要財經官員一再強調直接的財政支持與財政刺激有望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於美國國內防疫抗疫不力,未能及時壓平疫情曲線,直接將美國經濟拖入了重啟和恢復經濟、保持健康的財政狀況、控制疫情的三元悖論困境。

       如果新冠疫情好轉,復工生產加快,美國經濟就能很快復甦,如果疫情遲遲得不到控制,美國經濟就會延續較長時間的低迷。美國政府為使經濟復甦疫情沒有完全被控制下逐步開工,雖然從近期高頻經濟資料來看,美國經濟有所好轉,但是新增病例同樣持續增加,有一些州因為疫情快速增長而出現再次停工的情況。因此疫情能否被控制是美國經濟復甦的關鍵。前期失誤使美國方面錯過最好控制疫情的時間點,因此只能將控制疫情寄託於新冠肺炎疫苗上。疫苗研發越快經濟反彈也就越快,美國後續的處理工作也就越少。如何出清現在多餘的流動性以及高額的債務,如果美國只是通過刺激政策來強行拉動經濟的話,市場對於美元方面的信任就會逐步下跌。

       疫情在美國持續加速擴散;疫情影響下,美國經濟活動大幅降溫。美國最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948萬餘例,死亡病例超過23.3萬人。伴隨經濟活動大幅降溫,美國多個行業出現裁員潮。近三個月內,已累計新增近4000萬人申請失業救濟金。川普政府為幫助居民、企業度過難關,推出3兆美元財政刺激法案,包括對居民發放現金、增加失業補助,為企業提供貸款等。美國大多數就業者,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狀態;消費支出中,保障基本生活的剛性支出占比超過50%。調查資料顯示,美國57%的就業者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狀態,需要通過申請政府救濟、接受父母幫助等維持消費;同時,還有17%左右的就業者只能剛好收支平衡。美國就業者消費支出中,食品、住房和醫療等剛性支出占比超50%,且收入越低,剛性消費支出占比越高。
   
       美國商務部發佈資料2020年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折年率增長33.1%,創下自1947年美國政府開始跟蹤該資料以來的最大漲幅。第三季度美國GDP環比折年率將增長31%。第二季度美國GDP環比折年率下跌31.4%,為1947年以來最大跌幅。環比折年率指的是,將該季度的環比增速,擴展成一年的經濟增速。美國三季度實際GDP環比增速為7.4%,二季度為-9%。
   
       最新的GDP資料反映出,自3月疫情恐慌以及政府居家令導致經濟停滯後,全美各地的經濟活動有所回升。但相比去年年底時的規模,美國經濟依然小了約3.5%。具體來看,消費增加,企業和住宅投資以及出口的上漲幫助推動了三季度經濟的反彈;與此同時,紓困措施到期導致的政府支出減少,則對GDP形成了拖累。經濟學家警告稱,增長資料雖然吸睛,但並未體現出復甦步伐已明顯放緩,以及美國經濟依然面臨著新冠感染病例激增、政府未能出台新刺激措施方案等嚴峻挑戰。
   
       隨著經濟重啟和刺激政策帶來的影響的消退,再加上失業率依然維持在高位,美國第四季度GDP增速預計將放緩。目前美國的失業率為7.9%,是疫情前的兩倍多,大約1260萬美國人仍處在失業狀態。《華爾街日報》10月對經濟學家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經濟不會在今年底恢復至疫情前的水準,並預計今年經濟將收縮3.6%。第四季度美國經濟不但不可能再增長30%,而且還將下跌許多。由於經濟活動依然受到病毒蔓延的影響,因此潛在GDP被限制在了一個較低的水準。
   
       FED主席包威爾此前也反復強調,只有在疫情得到控制,人們確信重新參與各種活動是安全的情況下,經濟才可能全面復甦。包威爾還指出,由於需求疲軟,服務業公司仍在困境中掙扎,今夏重啟經濟獲得的迅速改善,有可能轉變成漫長、艱難的復甦之路。FED預計美國今年GDP將下降3.7%,為至少二戰以來的最大年度降幅。FED還預計2021年美國經濟將擴張4%。




(撰稿人: CSIA/ CFP/中國廣西財經學院會審學院資評系副教授 李全順)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